内容
一、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简介
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,面向高含能生物资源的创制、高效率催化转化体系的构建、高品质能源化工产品的生产等国际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前沿,以工业生物技术、绿色化工技术和过程工程技术交叉融合为主线,开展生物基能源、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的产品、工艺和技术创新研究。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、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平台,与美国波音、宝洁、壳牌、道达尔、牛津大学等多个国际机构开支实质性合作或共建联合研究中心。研究所现有生物学、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,13个研究生培养点。建所至今已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0亿多元,“海洋微藻发酵生产DHA”“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示范生产线”“生物制造含能材料”等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正推动着生物燃气、海洋健康、石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。建所后短短10年,微生物学科4年内自主培养获国家杰青、优青资助居全国第一,为我国微生物学科建设优势单位之一。
研究所目前在职职工600余人,超过100余人次获得过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”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、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等人才计划和奖励。当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。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,现面向全球诚聘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。
二、招聘领域
1、生物能源研究室
科研中心 | 研究方向 |
先进资源植物中心 | 1.植物逆境生物学 2.油脂类植物开发 3.植物合成生物学等 |
海洋生物与碳汇研究中心 | 1.海洋微生物与藻类 2.海洋碳氮硫循环 3.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|
单细胞研究中心 | 1.功能基因组 2.微流控系统 3.生物信息 4.单碳生物转化 5.精密仪器工程 6.单细胞技术 |
合成生物技术中心 | 1.微生物代谢工程 2.微生物发酵工程 |
藻类生物技术中心 | 1.微藻水处理技术与工程 2.微生物发酵工程 |
酶工程技术中心 | 1.结构生物学 2.合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 3.工业酶制剂 |
2、生物基材料研究室
科研中心 | 研究方向 |
先进可持续材料研究中心 | 1.有机半导体材料与电子器件 2.聚合物增值利用 3.生物质深加工及高附加值材料化利用 4.新型生物基单体的制备、聚合及材料化利用 |
生物基材料组群 | 1.分子酶学 2.微生物生理 3.生物基精细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合成 4.碳水化合物的绿色催化转化 5.蛋白材料 6.技术集成与应用 |
天然及仿生材料中心 | 1.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合成 2.仿生智能材料 3.海洋生物质 4.功能高分子材料 |
生物基材料联合中心 | 1.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应用 2.生物发酵和生物化工技术 3.分离工程 4.有机合成,尤其是不对称催化 5.过程集成与应用 |
绿色化工技术中心 | 1.精细化工 2.医药农药中间体合成 3.工业催化剂及过程开发 4.化工项目设计(有设计院工程设计经验) |
3、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室
科研中心 | 研究方向 |
先进储能技术中心 | 1.(电化学)能源材料与器件 2.机械电子或电气自动化 3.锂电池材料 4.机械精密成型与加工 5.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 |
生物燃气技术中心 | 1.气体能源(天然气、生物燃气、页岩气等)开发与利用技术 2.工业尾气处理技术 3.甲烷水合物技术 4.土壤微生物技术 |
低碳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| 1.催化材料技术(具有催化或材料研究背景,从事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或生物质催化转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); 2.燃烧学(煤燃烧、天然气、锅炉、内燃机) 3.热力学、热力系统工程、热能工程、传热、制冷和超低温技术、机械工程背景的动力工程、动力设备等 |
能源催化技术中心 | 1.能源利用清洁化技术 2.催化剂工程 3.工业催化过程 4.催化和传感器 |
节能膜技术中心 | 1.分离及催化功能材料的开发 2.膜分离及集成技术 3.海水淡化技术 4.膜组件及相关膜设备开发 |
石墨炔研究中心 | 1.碳材料相关二次电池 2.石墨烯储能 |
*招聘岗位不局限于上述方向,符合研究所科技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可面议
三、招聘岗位及待遇
人才类别 | 基本条件 | 科研配套 | 个人待遇 |
千人计划(长期)百人计划A类 | 博士学位,在国外著名高校、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,年龄不超过55岁 | 依托研究所入选者,综合支持不低于1000万 | 年薪不低于80万 150-350万安家补贴 聘为研究员 |
青年千人计划 | 40周岁以下,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| 400-800万科研启动经费,协助组建科研团队,配套办公实验用房 | 年薪不低于50万 150万安家补贴 聘为研究员 |
科学院 “百人计划”B类 | 海外从事工程技术类研发等相关工作3年 | 200-300万科研启动经费,协助组建科研团队,配套办公实验用房 | 年薪不低于40万 110万安家补贴 聘为正高级工程师 |
科学院“百人计划”C类 | 取得博士学位时间未超过5年,在海外学习或工作3年以上 | 180万科研启动经费,择优后追加200万科研经费,配套办公实验用房 | 年薪不低于40万 择优后最高110万安家补贴 择优后聘为研究员 |
研究员 | 45周岁以下,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5年及以上;国内应聘者需任副高满5年 | 100万科研启动经费,办公实验用房 | 年薪不低于40万 30万安家补贴 聘为研究员/正高级工程师 |
*引进人才提供周转住房;协助解决子女入学(托);
四、招聘流程
1、以上招聘信息年度内有效,应聘者可随时申报。研究所将根据人才引进相关工作程序进行接洽。
2、应聘材料:
(1)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(工作业绩、联系方式)、工作设想、应聘岗位等;
(2)发表的论著目录(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)及3篇代表性论文首页、专利证书复印件等;
(3)三位以上专家推荐函、海外任职证明材料、学位证书复印件等;
(4)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它相关材。
3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官杰、阎星橙
电 话:0086-532-80662788、80662784
传 真:0086-532-80662778
邮 箱:guanjie@qibebt.ac.cn,yanxc@qibebt.ac.cn
通讯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,人事教育处收